來源:興港投資 時間:2018-11-12 00:00
鄭州航空港區明港水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22日,注冊資本12000萬元人民幣,由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富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經營范圍有污水、污泥處理、中水利用等。
明港水務投資建設的鄭州航空港區第三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總投資3.66億元,占地面積約148畝,一期設計規模為10萬m3/d,收水范圍為南水北調和華夏大道以東,機場南邊界、迎賓大道以南,223省道以西,南海大道以北,服務面積約 187 平方公里。處理工藝采用 “多模式AAO”工藝,出水水質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達到《河南省賈魯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41/908-2014)。明港水務規劃的再生水項目,設計規模8萬m3/d,對污水進行深度脫色脫氮處理,為航空港區南部提供景觀用水。
鄭州航空港區第三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由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和鄭州市市政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聯合設計,河南五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政四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施工建設,鄭州市豫通市政公用工程監理有限公司負責監理事務。于2016年6月開工建設,11月中旬開始設備安裝,同年12月底具備單系列通水條件,2017年6月30日完成全部建設內容,具備來水全處理的能力,2017年12月18日進行通水調試,出水穩定達標,2018年3月5日開始商業運營。2018年10月,明港水務下屬全資子公司港中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順利取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目前已擁有對水及廢水、固體廢棄物兩大類別共51個項目出具具有法律效力檢驗檢測報告的資質。
污水處理的基本工藝流程為:污水原水首先經過粗格柵、細格柵和曝氣沉砂池去除污水中懸浮物和無機砂粒,再由生物反應池、二沉池通過生物處理的方法去除有機物;最后經高效沉淀池、轉盤濾池和消毒池做進一步深度處理,使水質達標進行排放。
污泥處理采用“重力濃縮加板框調理壓榨”,出泥含水率約60%。未來將采用中原環保自主研發的污泥閉環低溫熱干化機,對壓榨后的污泥進行低溫干化,干化后的污泥含水率可達到20%,送至電廠進行摻燒發電,最終實現污泥“四化”目標。
公司以打造“行業典范,爭創國優”為目標,在外觀、施工、設備、自動化等方面精益求精,全廠綠化采用微地形設計,運用園林及建筑小品相結合,搭配彩色陶瓷顆粒防滑路面,形成多層次、隨季節變化的生態美;所有構筑物均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具有樸實無華、自然沉穩的外觀韻味;生物反應池首次采用可提升曝氣系統,在不放空、不停水的正常運行條件下,實現單組曝氣系統提升后更換曝氣管;鼓風機采用業內先進的新型進口turboMAX鼓風機,體積小、噪音小、無需維護,冷卻系統科學合理,可避免高溫停機;高效沉淀池覆蓋張拉膜,有效控制綠藻滋生,斜管沉淀區采用氣體反沖洗;廠區構筑物安裝智能語音播放系統,可定點對構筑物進行智能講解,通過一系列創新亮點,打造出明港水務特色名片。